流血流汗保暢通
——記邵陽縣交警大隊一中隊干警張猜
張猜,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4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現就職于邵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2006年入伍當兵,在某部二炮部隊完成兵役義務;2008年退伍回家;2009年參加政府干警考試,被錄為準警察。同年進入湖南警察學院學習,2011年正式成為邵陽縣交警大隊的一名警員,被分配在最艱苦的一中隊。他憑借著對公安交警工作的滿腔熱情,憑借著對公安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忠實地履行著人民警察的誓言,恪守人民警察的職責,為縣城疏堵保暢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三年來,查處違章各類10000余次,參與交通警衛60余次,疏導交通擁堵1000余次。2011年與中隊的同志加班加點,早出晚歸查處酒駕,完成了市交警支隊分配的打擊任務。2012年下半年,縣城創建衛生文明縣城,和一中隊的其他同志一起查處違章車輛3400臺次,查處各類違章3000多起。2013年下半年,縣城邵新街道路改造,維護交通秩序的重任又落到了一中隊的全體隊員肩上,張猜加班加點150余次。2014年下半年縣城的白虎街進行道路改造,張猜加班加點120余次,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2012年被縣人民政府評為春運工作先進個人;2013年被市交警支隊評為春運工作先進個人。
邵陽縣交警大隊一中隊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縣城的交通秩序,保證縣城交通的暢通。全中隊共有五名正式干警,10名協警,管轄縣城9萬余臺車,10幾萬駕駛員,每年要完成上級布置的專項行動10余項,還要負責大型會議的警衛、清場、開道等工作,還管理縣城的19所幼兒園,32臺校園車,對縣城的客運站進行監管,共管理客車129臺,平均每名正式干警要管理32臺車。一中隊的正式干警平均年齡為38歲,80后的張猜是一中隊的中堅力量。他身體素質良好,體格強壯,工作處處走在前面。在外面執勤、查處違法行為,都是一馬當先,在填寫強制憑證不講人情,嚴格執法;回到中隊辦公室進行數據錄入,也不嫌枯燥麻煩搶著做。張猜將在部隊軍營養成的優良品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帶進了警營,中隊沒有內勤,他就帶領年輕的協警打掃衛生、整理內務、受到了老干警的稱贊。他虛心好學、謙虛謹慎,憑著在警校扎實的理論基礎,加上態度誠懇,在實踐中向老同志請教,迅速地進入角色,已經在工作獨當一面,勝任各項工作。
他工作扎實,帶領協警對縣城的所有幼兒園要行經的線路進行實地考查、摸排,查處到危險路段,馬上向責任單位發出整改建議,對校園車的駕駛員進行現場監管,了解其駕駛的資格、駕駛的經歷,督促其辦理校園車駕駛資格。三年以來,張猜管理的校車、園車及客車未發生一起重大事故。帶領滿分學習的駕駛員和駕校學員進行文明勸導工作,是張猜要完成的另一個任務。邵陽縣的五個駕校每期參加考試的考生,有一個必要完成的科目,是完成一天的文明勸導,體驗一下交警的辛苦、行人的安全。每天早晨張猜要將他們帶到縣城各路口,布置任務,說清要求,登記造冊,簽具意見。兩年來,各駕校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2013年下半年,縣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道路改造,整個縣城只剩下一條進出縣城的通道,一時間交通流量大增,疏導工作成了第一要務。他每天忙碌在工作崗位,經常連飯都顧不上吃。當時正值夏天,氣溫居高不下,他左腳拇指又生了一個毒瘤,手術后他并沒有住院而是每天跛著腳上班,只有在晚上回到家后用草藥煎水洗,洗完后又接著上班。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張猜并沒有退縮,他常常一干就是幾個小時,警服總是被汗水浸透,藿香正氣水成了他身上的必備品,但是他沒有絲毫的怨言,踏踏實實在自己的崗位上,確保道路暢通。2013年9月,他父親腦血栓住院,他作為兒子應當是盡孝之時,但他都沒有陪護一天,而是下了班再去看一下,平時都托付給母親和姐姐陪護。2014年10月他母親在縣中醫院住院,因病情不明需到長沙湘雅確診,他已經請假準備送母親去長沙檢查,當天下午突然接到任務出警,他只好又請姐姐去送母親,等母親回來后再向其講清原因,請求諒解。在家里,照顧母親、小孩等家務活全由父親承擔了,所以他父親說:“我才是一名真正的“協警”。”
對于查處假牌、假證、套牌、報廢、盜搶車輛工作,張猜同志總是堅持認真細致、嚴謹辦事。一是對每輛車的資料進行細致核對;而是主動耐心地對報廢車主進行耐心教育,指出使用報廢車輛上路行駛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使每位車主都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理。據統計,自2011年7月至今,共查處盜搶車輛5輛、套牌車輛7輛。在負責處理違章者的工作上,堅持教育和處罰相結合,合理合法地搞好解釋和處罰工作。2014年10月在陡水洞改造路段查到了一輛無牌無證的摩托車,車主找了熟人說情,張猜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后來被車主夫婦扭著并抓破了臉,但張猜并沒有還手,在要治安拘留這對夫婦時,張猜諒解了他們,對他們講清道理,使他們心服口服,這對夫婦說:“警察對我們這么好,我們以后再也不違法了。”圍觀的幾十名摩托車、小車司機都說:“這樣的警察我們服。”對于每一起違章違法行為,張猜同志總是先耐心地聽違章者把情況講清,聽他們申辯和講理由,然后才向違章者講清違法可能產生的后果,講法律法規的規定,使違章者真心接受處罰,至今沒有發生一宗因沒有處理好違章工作的投訴。
交通警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民警的形象代表著公安執法的形象,張猜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宗旨,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推車助殘,扶老攜幼,服務車主,關心群眾,體貼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人民警察為人民”這句話也早已融入張猜同志的血液里,他時刻牢記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是警察的天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意識,在本職工作中身體力行,將“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扎扎實實落到實處。交警在執勤中問事問路是常有的事,而張猜同志每次都是有問必答,耐心細致;執勤中遇到故障車,他就上前幫忙推一把,移到路邊;遇到老人、學生、兒童過馬路,他就上前扶一下,引導幫助安全通過。他把服務群眾當做人民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來認真履行。今年6月,家住小溪市鄉下的劉大爺進縣城兒子家看望剛出世的小孫子,到達老車站十字路口時,由于過往車輛眾多,加上行走不便,過人行道時,常常走了不到一半綠燈就變紅燈了,劉大爺嘗試了幾次都沒有過去,只能回到路邊等待。這時,在該路口執勤的交警發現了劉大爺遇到的困難,連忙上前詢問。了解情況后,這名交警立即攙扶著劉大爺順利通過馬路,在得知劉大爺是去兒子家時,馬上和劉大爺的兒子取得聯系,繼續將劉大爺送到公交站牌,直到劉大爺順利乘上車才離開,回到工作崗位執勤。“這位交警真好,我特別感激他,我走不動他扶著我走,又幫我聯系兒子上公交車,這么好的同志你們一定要好好表揚他。”這時劉大爺的原話。而幫助他的交警就是張猜。
面對成績,他不驕不躁,虛心向其他同志學習,經常加強政治學習鉆研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他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類業務學習,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掌握與交通管理等由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汲取新的營養,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
作為一名普通的交警,他把全部汗水都灑向了交通管理事業,他把“為人民服務”在實際工作中展開延伸,把群眾植根于心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默默的奉獻精神,書寫新的篇章;用不懈的努力為邵陽縣交通管理事業繼續奉獻自己寶貴的青春。
編輯:王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