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市級文明縣城工作情況匯報
中共邵陽縣委 邵陽縣人民政府
(2015年9月29日)
一、健全機制,確保創建有序開展
1、加強組織領導。自去年我縣申報創建市級文明縣城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擔任政委、縣長擔任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七個工作組,分別由縣委常委或副縣長擔任組長。并制定了《邵陽縣創建市級文明縣城工作實施方案》和《邵陽縣創建市級文明縣城工作考核辦法》,提出了用兩年時間成功創建市級文明縣城的奮斗目標。各單位相應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創建工作領導班子,做到各項創建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套班子合力抓、職能部門協力抓的良好局面。
2、夯實創建責任。我縣始終堅持“圍繞發展抓創建,抓好創建促發展”的思路,把市級文明縣城創建同步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實行嚴格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并把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各級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根據創建方案制定出臺了詳細的年度工作計劃,推行了縣四大家領導成員包鄉鎮、包社區、包單位、包企業的“四包”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將工作任務逐一量化分解到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對認真組織實施,成效顯著的單位進行通報表彰,對領導不重視、行動遲緩、目標未完成、影響創建工作成效的單位,實行通報批評和媒體曝光。對在年度考核評比中得分85分以上的責任單位,評為文明創建先進單位,獎勵1萬元,在績效考核中加6分;在年度考核評比中排名后5位的責任單位,除予以通報批評、媒體曝光外,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具體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責任,取消評先評優資格,不得提拔調動;對排名倒數第一名的單位,實行黃牌警告,對單位處罰款5萬元,由財政從該單位經費中扣除。
二、強化宣傳,營造全民參與氛圍
1、注重思想宣傳發動。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了動員大會和工作推進會,組織了聲勢浩大的萬人簽名和青年志愿者上街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短信、橫幅、墻報等多種宣傳形式,開展了倡議到家、宣傳到人的全方位宣傳活動,使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活動期間,累計印發宣傳資料30萬份,播發創建動態326條,編發工作簡報20期,群發手機短信28萬條次,制作大型公益廣告宣傳牌60個,懸掛橫幅2682條,編印發放《文明手冊》8.5萬本,制作“文明餐桌公約”宣傳標牌500塊。在縣電視臺開設了“創建專欄”和“曝光臺”,對創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曝光批評,通過正反兩方面的強勢宣傳和有效監督,增強市民創建意識。
2、注重學習培訓提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進一步健全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實施縣鄉黨委中心組學習考核制度,不斷提高了對干部的理論學習和政策水平及學習的自覺性。創建活動實施以來,縣鄉黨校共舉辦培訓班60期,黨員干部參學率達98%。舉辦了文明縣城創建知識講座,對分管領導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專題業務培訓,增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創建意識,堅定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創建信心,為創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和思想保證。
3、注重環境熏陶教育。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是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我縣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組織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整治網吧、凈化和治理校園周邊環境四項治理行動,嚴厲打擊了違法違規經營活動,有效遏制了違法有害信息的傳播,去年12月承辦了全市軟件正版化經驗交流會。二是加強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積極開展覆蓋全域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保護了留守兒童身心健康,促進了留守兒童茁壯成長。我縣先后被評為全國留守兒童工作示范縣和全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縣,成為湖南省唯一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試點城市。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衛視》、《紅網》等20多家主流媒體多次報道或推介我縣留守兒童關愛工作。2014年5月承辦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現場會,并在全省作了典型發言。
三、優化環境,提升縣城文明形象
1、深入開展文明創建主題實踐活動。一是突出“三進”,注重禮儀普及。在機關單位采取懸掛警示牌,全面規范國家公職人員文明言行舉止;在各中小學校實施“大手牽小手”,“禮儀進萬家”,讓廣大少年兒童感同身受;在社區(村)開展禮儀大家講、大家寫、大家做等實踐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娛樂。開展了“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公益活動,在全縣掀起了一輪“爭做文明使者”的熱潮。二是突出勸導,注重行動養成。在機關單位陽光臺、村級活動中心、公園廣場、車站碼頭、公交車等活動場所張貼文明標牌,積極開展 “文明出行、平安回家”、“愛護公共設施”主題勸導活動。三是突出服務,注重塑造典型。以“微笑滿邵陽”為主題,開展了“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和“文明服務優質窗口”系列評比活動,著力改善服務態度,提升了服務質量,打造了文明示范窗口。
2、深入開展在職黨員志愿到社區為群眾服務活動。以開展“三亮六送、爭做八大員”活動為載體,組織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參加社區公益活動、文化活動、環境整治和黨建活動。截止目前,縣直機關104個單位、2136名在職黨員分別聯系縣城8個社區,共結對幫扶群眾3000余戶,慰問困難群眾500余戶,制定項目建設計劃100余個,興辦實事200余件。
3、深化文明單位系列創建活動。一是開展了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學校、文明醫院等創建活動。制定《邵陽縣文明單位系列測評辦法》和《進一步深化文明創建工作的意見》,對獲評為省市縣文明單位的分別獎勵3萬、2萬、1萬元。制定《邵陽縣文明單位建設管理辦法》,加強了文明單位的創建和管理。截止目前,我縣共有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個,省級文明單位7個、市級文明單位72個,縣級文明單位66個。二是開展了“弘揚雷鋒精神、共建文明邵陽”活動,注冊志愿團隊200多個,注冊志愿者8.6萬人,組織開展了大型文明勸導、文化下鄉、義診服務、整治環境、扶貧助學等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組織開展了第二屆十大道德模范評選活動,評定唐湘鵬等10名道德模范。三是舉辦了文明誠信企業和文明個體經營戶評選表彰活動,授予32家企業、70名個體經營戶“文明誠信經營企業”、“文明誠信經營戶”榮譽稱號。四是在各行業開展了“講文明、樹典型、促帶動”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陳峰、羅躍成等同志被評為全市道德模范;唐湘鵬被評為“中國網事”感動中國人物;劉亮被評為全國新形勢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突出代表,赴京參加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五是開展邵陽縣書香夫夷全民讀書活動,39家文明單位共捐贈價值10萬余元圖書。開展了萬冊圖書展覽活動,免費借閱圖書,引導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在讀書活動中開拓視野、感悟文明、提升素質。
4、大力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舉辦邵陽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專題文藝匯演、“南方抗大杯”作品征集大賽、全民K歌大賽 、文明創建全民“隨手拍”活動、“發現身邊美”微信投票活動。組織觀看以賀綠汀文化抗戰為背景的電影《穿越硝煙的歌聲》。投資300多萬元修繕了“南方抗大”舊址 。引進湖南三力達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創建了藍印花布研發基地,實現了全縣文化龍頭企業零的突破。開展了“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匯演和全民廣場舞大賽,自編自演節目《寶慶豐年》、《扁擔彎彎》、《十月飄》參加省決賽。明確《油茶花開》為縣歌,拍攝了《油茶花開報春來》音樂MTV。深入開展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下鄉活動,全年送戲下鄉96場,送文體活動下鄉60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7750場。新修了50個標準化村級文化廣場、12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在全市第三屆藝術節中榮獲二金二銀三銅和優秀組織獎,其中《踩高蹺、扎故事》和《莫聽穿林打葉聲》獲得金獎。
5、加大了縣城管理整治力度。一是城區清掃保潔實行了市場化運作,通過招投標由理雍物業公司承包經營,今年承包經費達1100萬元,城區衛生狀況明顯改觀。二是積極開展縣城市容市貌、市場秩序和交通秩序的綜合整治。重點整頓了臨街門面占道經營,夜市攤位、廣告招牌、亂搭亂建、亂貼亂掛、車輛亂停亂靠等違規行為,勸導、制止、處罰市民不文明行為3000余人次,提升了縣城形象。三是著力抓好“文明誠信經營示范街”創建活動,結合我縣實際,確定邵新街為“文明誠信經營示范街”,清理各類經營主體,加強對商品質量和經營行為的監管,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四、加強建設,努力提升縣城品位
我縣堅持把城鎮建設做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大手筆改造老城,大氣魄建設新城,大力度建設集鎮,城鎮建設開發速度和品位得到提升。一是縣城新區日新月異。夫夷城市綜合樓項目竣工,蓮子湖景觀完成主體工程和綠化、亮化。新政務大廳將在11月2日啟動使用。啟動了油茶產業園、五環體育中心、湘商產業園、縣一中搬遷等一批重大新建項目。投資1000萬元完成了新區主干道綠化、亮化改造工程。二是舊城區展露新顏。投資1000余萬元對縣城八個社區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投資2個多億對河西街、白虎街、邵新街進行全面改造,已竣工通車。投資1.5個億的縣城環線現已通車,縣城“一環三橋一帶”的交通新格局初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建設發展速度,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生活條件。
編輯:王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