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邵陽縣網訊(通訊員:康煌 彭思思)10月28日,在九公橋鎮集鎮社區街上,小巷,處處整潔美麗、干凈衛生;這是該社區圍繞“五環聯動”思路,強力推進移風易俗、扮靚鄉風文明。
營造移風易俗氛圍驅動。年初,九公橋鎮集鎮社區干部和老協會成員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破除婚喪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工作的重要意義;共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2000余份,逐戶上門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500余份,征集移風易俗建議30多條;40余名黨員干部帶頭簽訂《黨員干部節儉操辦喜喪事承諾書》,引領群眾崇尚科學、移風易俗。社區通過黨員、居民代表大會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選舉產生社區7位德高望重的黨員、居民代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主持操辦紅白喜事,做到事前介入、事中參與、事后監督,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制定“最嚴”紅白喜事章程牽動。4月,社區通過了黨員、組長、居民代表會議,并制定了《居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道德評議理事會章程》等“四會一約”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婚喜事結婚除親戚以外人員隨賀禮最高不超過200元,開支原則上控制2萬元以內,酒席20桌內,時間不超過一天。白喜事總費用不超過4萬元,白喜事控制在30桌以內,喪事不得超過四天;葬車隊規模不得超過6輛;社區居民只吊唁不隨禮,提倡簡化儀式,限制規模、文明節儉的治喪方式。婚喪以外的其他喜事,原則上不辦酒席;確需辦酒席慶賀的,提倡僅邀請親戚節儉辦聚會,不收受親戚以外人員賀禮。
規范紅白喜事操作帶動。紅白喜事需提前向社區紅白理事會申請報告,理事會將全程監督。婚禮在操辦前10個工作日報告,并承諾遵守相關約定;白喜事當天報告,紅白理事會跟逝者家屬共同商議按規定辦理喪事標準。酒席標準:紅白喜事主餐每桌菜價不得超過350元(含煙酒)。不發整包煙,只發10元一包的散煙;設置靈堂、音響等開支不超出3700元,不得再收其它費用;抬靈柩人員,每人工資100元。7月4日,社區居民蔣長清老人不幸去世,3天喪事期間,沒有煙花爆竹、樂隊伴行,總費用不超過3萬元,以節儉辦喜事。
打造無鞭炮煙花燃放社區促動。今年,鎮老協會逐戶上門簽訂《禁放鞭炮煙花承諾書》500余份,出資1.6萬元購買了一套電子鞭炮機,代替煙花鞭炮助興紅白喜事;如果私自燃放煙花爆竹,罰款500元/次,并在社區張貼檢討書。辦理紅白喜事前,戶主預交500元押金給紅白理事會,作為環境衛生保證金,約束燃放煙花鞭炮。今年農歷7月14日中元節,社區沒有聽到一聲煙花鞭炮響;往年,社區居民“送老客”煙花鞭炮處處是。9月份,社區居民劉某新房喬遷,因不知道禁止燃放煙花鞭炮制度,就放了一封鞭炮,紅白理事會收繳他罰款500元,他還張貼檢討書100份。
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活動推動。重陽節前夕,集鎮社區及老年協會決定重陽節舉行慶祝老年人節會,社區居民劉平安捐款10000萬元、沈盛冬捐款5000元,龍益中、唐玉波等8名居民分別捐款1000元,阮真龍、黎清剛等116名居民積極捐款,共籌措捐款34940元,充分展示出社區居民活雷鋒的奉獻精神;在重陽節慶祝會上,表揚李松柏、唐玉波等16名“尊老敬老”愛心人士,表彰莫珍姣、伍芝元等6名“五好老人”,表彰伍金剛、謝大志等6名“好兒子好媳婦”,推進社區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
作者:邵陽縣
編輯:王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