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11月4日訊(范偉楠)
11月3日,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土地復墾部部長王敬率隊來我縣調研指導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土地復墾部教授級高工劉永兵,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玉祥,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三級調研員孫雄,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事務中心自然生態保護事務部高級工程師李海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申朝陽等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來到金稱市鎮金良村,實地察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進展情況,詳細了解了修復方式、項目施工、油茶栽種等情況。邵陽縣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屬湘桂巖溶地湖南沅江、資江上游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邵水、資江干流、夫夷水、赧水流域子項目,項目建設規模243.01公頃,主要工程包括植被恢復工程、土地復墾工程、地形地貌重塑工程、安全隱患消除工程、配套工程、監測工程、后期管護工程等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共176個圖斑,2022年實施了6個圖斑,修復面積31.41公頃,已通過省市驗收;2023年實施170個圖斑,面積211.6公頃,已完成修復圖斑面積201.2公頃。目前,我縣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已種植油茶林1765畝,預計豐產期能采摘鮮果176.5萬斤,茶籽約45萬斤,可出油近11萬斤,年產值可達780萬元以上,可解決勞動就業人員1200余人,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調研組指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厚植生態價值觀,積極探索、創新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的工作方式方法,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加快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推進,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要加強項目后期管護,進一步鞏固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成果,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
當天,調研組還來到塘坪村考察了油茶產業和林下經濟種植情況。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