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邵陽縣12月18日訊
邵陽市政協委員張甜甜,作為邵陽縣水利局的工作人員,她立足本職工作,發揮專業優勢,以“移民之家”委員工作室為依托,全心全意服務庫區移民群眾,用心用情為移民群眾解疑釋惑,同時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在履職道路上書寫著動人的篇章。
上午,張甜甜像往常一樣來到邵陽縣塘渡口鎮蔡山團村,與村干部一同走訪慰問移民困難群眾,及時掌握和解決移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75歲的王安云在1976年的時候因修建渣灘水電站移民到這個院落,在老人家中,張甜甜與她親切交談,詳細詢問其生活情況,講解移民政策,暢談變化感想。
“以前是泥巴路,現在方便很多了,強很多了,老了不會摔跤,泥巴不會弄壞一身。”移民戶王安云說。
蔡山團村渣灘灣院落的9組13組都是移民院落,共有70多戶300人。張甜甜深入調研,與委員共同提出了“加強對庫區老齡困難移民關愛的建議”提案,得到了市水利局答復,成功爭取到10萬元救助資金,為加大對庫區困難老齡移民的關懷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組織駐室委員、移民工作者和移民群眾多次開展座談會,了解移民最期盼什么,最希望解決什么,協商解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維護移民的合法權益,助力政策落到實處。
蔡山團村副書記 張要文
“我們渣灘灣是我們邵陽縣最大的移民村,我們村組道路在這幾年是實現了全部硬化,鋪上了瀝青道路,沿湖修好了旅游觀光步道,光伏發電和旅游服務成為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每個院落都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環境更加優美,全村逐步向旅游經濟轉移,如果沒有移民政策的實施,就沒有今天的美麗蔡山團。”
"這里水白菜又泛濫成災了,要及時打撈,因為水白菜蔓延速度很快。"張甜甜說。
在一次改善生態環境“水更清”專項民主監督活動中,張甜甜發現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赧水河邵陽縣段周邊出現了少數外來物種水白菜,這一問題將會危害水生生態系統。于是她對發現的問題立即交辦,并跟蹤落實整改情況,確保監督取得實效。
還組織工作室委員全程參與縣域內河湖垃圾清理專項行動,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冊,出動垃圾打撈船只、運輸車輛共50輛艘,清理河道岸邊生活垃圾、雜草、枯樹枝300噸,清理岸線長度342.8公里。通過專項民主監督協商協作,邵陽縣河長制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常態化保潔等河流管護機制,全面推進縣、鎮、村齊抓共管,充分引導志愿者、黨員群眾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了共管共護的良好氛圍。
市政協委員 張甜甜
“改善水環境質量,我們堅持建管并重,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持續深化‘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協作機制,大力開展‘河湖長制’代表委員專項監督工作機制,高標準運行河小青行動中心,充分發揮專項監督作用,守護區域內的河流水青岸綠。”
這些年來,張甜甜委員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履職特色與多重優勢,在做好移民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2024年以來參與了“水更清”、“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和以用促禁”等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參與調研秸稈禁燒綜合利用、委員助力鄉村振興等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邵陽市政協委員 張甜甜
"我將增強委員意識,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基層協商新思路、新方式,用心用情聯系界別群眾,堅守建設移民之家的初心,繼續發揮委員專項民主監督作用,履好職、建好言、獻好策,為邵陽縣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做出自己的貢獻。"(周鵬 鄧丹丹)
來源:邵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周鵬 鄧丹丹
編輯:朱洲鈺
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ww-xg5566.com/content/646856/69/14574131.html